首页>>财经 > >>正文

研发费用远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华脉泰科近三年研发投入累计不足亿元

2023-04-27 05:55:38 来源:经济参考报

资料图片


【资料图】

日前,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脉泰科”)对外公开了科创板IPO招股书。招股书显示,这是一家专注于主动脉、外周及冠脉、神经介入及通路领域产品及疗法的创新研发与应用的医疗器械公司,目前拥有胸主、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等8款已上市产品及20余款在研产品。《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华脉泰科研发费用远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且近三年研发投入累计不足亿元。

细分市场前景广阔 公司规模劣势明显

据招股书援引有关数据显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全球血管医疗器械行业拥有数百亿美元市场,其规模占全球医疗器械整体市场的10%以上。具体到我国医疗器械市场,2021年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达372.04亿元,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401.79亿元,2021年到2030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15.88%,是最主要的细分领域之一。

血管介入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血管疾病微创治疗手段,其相较外科开放手术具有创伤性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特点。招股书显示,华脉泰科在血管疾病治疗领域深耕多年,在以主动脉治疗产品及疗法的创新与应用为立足点基础上,根据自身积累的血管疾病治疗经验,逐步扩展布局至外周及冠脉、神经介入及通路领域,实现对全血管疾病治疗的业务覆盖。

截至2022年12月22日,华脉泰科已有8款产品取得了NMPA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2款产品取得了欧盟CE认证。公司产品已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400余家医院,包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国内知名三甲医院。

近年来,华脉泰科还陆续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工程)创新引领企业。招股书认为,公司已逐渐成长为在血管疾病治疗细分领域国际高端品牌产品的市场有力竞争者。

但华脉泰科坦言,我国主动脉疾病治疗市场仍由跨国企业主导,公司存在规模较小的竞争劣势。华脉泰科称,作为心血管领域的后进入者,与已上市的同行业可比公司以及海外跨国企业相比,公司总体规模较小,在业务规模、品牌知名度和认可程度方面与国内外同行领先企业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公司业务规模存在提升空间。

华脉泰科在招股书中列举了主要产品所在细分行业内的5家主要企业,其营收规模均超华脉泰科。如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美敦力(证券代码:MDT.N)长期处于行业龙头地位,2021年其在胸/腹主动脉腔内介入医疗器械市场份额分别在30%和45%以上,2021财务年度(指2021年4月29日至2022年4月29日)营业收入高达316.86亿美元。

华脉泰科称,目前我国在主动脉领域参与竞争的主要企业包括心脉医疗、华脉泰科等,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相关研究报告,公司以销售收入计算2021年在国产厂商中排名第三。

记者注意到,科创板上市公司心脉医疗2021年营业收入6.85亿元,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公司先健科技2021年营业收入9.25亿港元,均远高于华脉泰科。报告期(指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下同)内,华脉泰科的营业收入分别仅为4894.44万元、5000.17万元、8882.69万元及6083.69万元。

研发投入三年不足亿元 远低于同行业公司

虽然在规模、体量上不及同行,但华脉泰科认为,自己在创新驱动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包括针对临床难题的创新研发不懈探索与持续产出、对产品性能及品质规格的卓越追求和严谨态度、在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具备丰富经验和国际化视野的研发团队以及覆盖全过程、多维度辅助性服务的销售模式等。

据招股书披露,华脉泰科始终坚持以解决我国本土血管类疾病患者临床实际需求为导向的自主研发,通过产品创新、术式创新和疗法创新,使国产产品的性能提升至国际前沿水平,不断实现技术的突破和超越,在主动脉、外周及冠脉、神经介入及通路领域的研发均形成了相关的核心技术。

在主动脉治疗领域,华脉泰科持续性的研发探索产品及疗法的创新与应用,根据国人主动脉夹层多发特点,全球首创研发了专门针对短锚定主动脉夹层修复治疗的胸主动脉覆膜支架产品,填补了国际临床空白,同时全球首创设计了针对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治疗中一体式免缝合的多分支人工血管覆膜支架系统,实现了器械和术式的简化创新;在外周及冠脉领域,公司利用超声多效应联合作用的创新技术,研发针对血管完全闭塞病变的再次开通、血管内钙化组织清除和血栓消溶的超声导管系列治疗产品,实现了介入无植入前沿治疗理念下血管通路重建的疗法创新;在神经介入及通路领域,公司研发积累了一定的工艺技术和产品创新研发经验。

在华脉泰科看来,血管疾病治疗医疗器械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的研发具有技术壁垒高、研发周期长的特点。同时,公司已拥有业内具备较强竞争实力的主动脉资深研发团队、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外周与冠脉研发团队以及深耕细分领域的神经介入及通路研发团队,打造了公司在全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综合竞争实力,有助于助力公司发展成为血管疾病介入治疗领域创新产品及疗法的领导者,进而成为扎根中国、具备国际一流技术和竞争力的平台型医疗器械公司,造福全球血管疾病患者。

在谈及核心技术人员及研发人员时,华脉泰科称,公司建立了一支多学科交叉的专业研发团队,在血管疾病治疗器械领域具备丰富的经验。截至2022年6月30日,华脉泰科共有研发人员79名,占员工总数的27.92%。但《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华脉泰科招股书披露的核心技术人员仅包括刘颖、TAOSONG(宋涛)和杜庆庆3人,其中两人均为本科学历。其中,研发总监刘颖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杜庆庆则是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和纺织工程专业双学士学位的本科生。

此外,据招股书披露,华脉泰科先前主导已上市主动脉支架产品的核心设计研发人员创始股东肖家华(前董事长)、杨凡(前首席技术官),已经分别于2016年、2020年离职。

另据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华脉泰科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719.59万元、2116.46万元、3748.44万元及3198.2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高达55.56%、42.33%、42.20%及52.57%,远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其中,2019年至2021年三年合计研发投入不足亿元,仅为8584.49万元,远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华脉泰科招股书列举的美敦力、心脉医疗、先健科技、惠泰医疗和Shockwave等5家上市公司,2021年度研发费用分别高达27.46亿美元、1.02亿元、1.46亿元、1.35亿元、5054.40万美元。

针对公司研发费用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的问题,华脉泰科解释称系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以及经营业绩尚未完全释放所致。

报告期内持续亏损 何时盈利尚待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华脉泰科报告期内出现了持续亏损的现象,招股书为此还重点揭示了风险。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华脉泰科净利润分别为-3281.25万元、-12600.30万元、-11996.46万元及-2754.18万元。公司招股书对此解释称,主要影响因素为股份支付费用较高,报告期各期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458.17万元、10519.23万元、11886.43万元及2664.68万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823.08万元、-2081.07万元、-110.02万元及-89.50万元。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即使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华脉泰科报告期内仍然存在持续亏损的问题。但华脉泰科认为,公司除股份支付费用后亏损整体呈收窄趋势,随着公司已上市产品的市场份额增加及公司在研产品的逐步上市销售,公司未来营业收入有望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未来减少亏损、实现盈利的可能性较大,累计未弥补亏损扩大趋势有望得以弥补。

但在招股书中,华脉泰科重点揭示了“无法保证未来几年内实现盈利,且需持续研发投入,发行人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退市风险”。在谈及“持续亏损的风险”时,华脉泰科称,公司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系公司产品上市时间相对较短,已上市产品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未形成明显规模效应;且公司在研产品项目进度持续推进且有产品正在开展临床试验,导致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投入较大;同时为实现对人才的长效激励机制,公司对员工实施了股权激励,导致报告期内的股份支付费用较高。如公司现有产品销售无法实现快速增长、在研产品研发上市进程缓慢或在研产品上市后商业化不及预期,公司可能存在持续亏损的风险。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华脉泰科未来盈利主要取决于现有产品营业收入的增长以及在研产品成功上市后的销售情况,由于华脉泰科未来仍需持续较大规模的投入在研管线,其未来何时能止亏转盈尚不确定。《经济参考报》记者就此致电致函华脉泰科,但截至记者发稿时未有回复。针对华脉泰科存在的相关问题,本报将持续予以关注。(□记者 吴永 北京报道)

标签:

最近更新

更多》

要闻

更多》